大赛合作项目 合作单位 赛区合作 招商合作
素问第45 厥论篇 厥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厥之寒热者何也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厥证有寒有热,是怎样形成的?   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阳气衰于下,则为寒厥;阴气衰于下,则为热厥。   【翻译】岐伯答道:阳气衰竭于下,发为寒厥;阴气衰竭于下,发为热厥。   【原文】帝曰:热厥之为热也,必起于足下者何也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热厥证的发热,一般从足底开始,这是什么道理?   【原文】岐伯曰: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,阴脉者集于足下,而聚于足心,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。   【翻译】岐伯答道:阳经之气循行于
汗症门(五则) 人有大病之后,无过而遍身出汗,日以为常,人以为内热发汗也,谁知是阳气之虚,外泄而腠理不能自闭乎。大病之后,气血大亏,气不能入于血之中,血必至逼其气于肤之外,使肺金清肃之令行,则气虽欲越出于皮毛,而腠理未疏,何能外泄?惟大病之后,必先损其肺,肺先无自主之权,安能禁其气之不固哉。气不固,而汗乃气之所化,汗随气泄,遍体出汗淋漓,又无内邪之散,有不散尽其真气者乎。
素问第46 病能论篇 病能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人病胃脘痈者,诊当何如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有患胃脘痈病的,应当如何诊断呢?   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诊此者当候胃脉,其脉当沉细,沉细者气逆,逆者人迎甚盛,甚盛则热;人迎者胃脉也,逆而盛,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为痈也。   【翻译】岐伯回答说:诊断这种病,应当先诊其胃脉,他的脉搏必然沉细,沉细主胃气上逆,上逆则人迎脉过盛,过盛则有热。人迎属于胃脉,胃气逆则跳动过盛,说明热气聚集于胃口而不得散发,所以胃脘发生痈肿。   【原文】帝曰:善。人有卧而有
五瘅门(十则) 谷瘅之症,胸中易饥,食则难饱,多用饮食则发烦,头眩、小便艰涩,身如黄金之色,此是胃中虚热之故,非胃中之湿热也。人身脾胃属土,脾阴土也,而用则阳;胃阳土也,而用则阴。脾胃和同,则刚柔并济,通调水道,易于分消。惟七情伤损于内,则阴阳不相和合,胃无阴以和阳,则热聚而消谷;脾无阳以和阴,则寒聚而积水,两相搏激,故昏眩、烦闷生焉。于是所食之水谷,不变为精华之清气,而反蒸为腐败之浊气矣。浊气下降者也。浊气下流于膀胱,膀胱受胃之热,气化不行,小便闭塞,水即走于阴器,而热散走于皮肤,故一身发黄也。治法升胃中之清气,以分利
素问第47 奇病论 奇病论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人有重身,九月而瘖,此为何也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有的妇女怀孕九个月,而不能说话的,这是什么缘故呢?   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胞之络脉绝也。   【翻译】岐伯回答说: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,阻绝不通所致。   【原文】帝曰:何以言之?   【翻译】黄帝说:为什么这样说呢?   【原文】岐伯曰:胞络者系于肾,少阴之脉,贯肾系舌本,故不能言。   【翻译】岐伯说:宫的络脉系于肾脏,而足少阴肾脉贯肾上系于舌本,今胞宫的络脉受阻,肾脉亦不能上通于舌,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