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赛合作项目 合作单位 赛区合作 招商合作
素问第62 调经论篇 调经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余闻刺法言,有余泻之,不足补之,何谓有余?何谓不足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我听《刺法》上说,病属有余的用泻法,不足的用补法。但怎样是有余,怎样是不足呢?   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有余有五,不足亦有五,帝欲何问?   【翻译】岐伯回答说:病属有余的有五种,不足的也有五种,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?   【原文】帝曰:愿尽闻之。   【翻译】黄帝说: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。
遗尿门(三则) 人有夜卧遗尿者,其人畏寒喜热,面黄体怯,大便溏泄,小水必勤,人以为小肠之虚,谁知肾气之虚乎。夫肾与膀胱为表里,膀胱之开阖,乃肾主之也。盖膀胱奉令于肾,肾寒则膀胱自不尊肾之令,故肾不闭而膀胱亦不闭也。治法约肾之水而水寒,不若温肾之水而水缩也。方用温泉饮∶
素问第63 缪刺论篇 缪刺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黄帝问曰:余闻缪刺,未得其意,何谓缪刺?   【翻译】黄帝问道:我听说有一种“缪刺”,但不知道它的意义,究竟什么叫缪刺?   【原文】岐伯对曰:夫邪之客于形也,必先舍于皮毛,留而不去,入舍于孙脉,留而不去,入舍于络脉,留而不去,入舍于经脉,内连五藏,散于肠胃,阴阳俱感,五藏乃伤,此邪之从皮毛而入,极于五藏之次也,如此则治其经焉。今邪客于皮毛,入舍于孙络,留而不去,闭塞不通,不得入于经,流溢于大络,而生奇病也。夫邪客大络者,左注右,右注左,上下左右,与经相干,而布于
脱肛门(二则) 人有脱肛者,一至大便,则直肠脱下,而不肯收,久则涩痛,人以为肠虚下陷也,谁知阳气之衰,不能升提乎。夫脱肛之症,半成于脾泄,泄多则亡阴,阴亡必至下坠,而气亦下陷,肠中湿热之污秽,反不能速去为快,于是用力虚努,过于用力,直肠随努而下矣。迨至湿热之邪已尽,脱肛之病已成,必须升提阳气,佐之去湿去热之剂。然而,提气非用补气之药则气不易升,补气不用润肠之味则肛无难脱,要在兼用之为妙也。方用提肠汤∶
素问第64 四时刺逆从论篇 四时刺逆从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原文】厥阴有余,病阴痹;不足病生热痹;滑则病狐疝风;濇则病少腹积气。   【翻译】厥阴之气过盛,就会发生阴痹;不足则发生热痹;气血过于滑利则患狐疝风;气血运行涩滞则形成少腹中有积气。   【原文】少阴有余,病皮痹隐轸;不足病肺痹;滑则病肺风疝;濇则病积溲血。   【翻译】少阴之气有余,可以发生皮痹和隐疹;不足则发生 肺痹;气血过于滑利则患肺风疝;气血运行涩滞则病积聚和尿血。   【原文】太阴有余,病肉痹寒中;不足病脾痹;滑则病脾风疝;濇则病积心腹时满。